思《时间的朋友》:罗振宇2020跨年演讲.md

时间的朋友

1. 起

    罗振宇在2019年年底继续兑现着他20场演讲的承诺,实话讲我的朋友圈今年转发这场演讲的真的少了不少,号称死粉的也不见到发“依然治愈焦虑”这样的句子了,但是罗振宇确依然用演讲做着他的方式的躬身入局.

    罗这几年的身份转变为创业者之后,对他的争议很对立,一个治愈焦虑者或一个贩卖焦虑者,开场就做了他的回答,强有力且简洁,他引用了贝聿铭的话“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在他定义的”做事的朋友”概念里,那些争议者是一些在他身后的人,不是与他同行者.

    演讲总共有六份报告,包罗了各个年龄各个职业都或多或少考虑过的问题(养老,挣钱理财,带娃,社会变化,未来发展方向…),给了我不少观点上的刺激,促进我反思,对于我来说,老罗今年治愈了我


2. 记

2.1 经济基本盘是什么?–何帆

    罗振宇讲到在他看来经济不是预测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如果觉得不好,那就努力干,也抛出来罗的周边的朋友对经济的看法,总结看来,经济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乐观和悲观而是多角度

  • 罗振宇的观点:我辈正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通道中,经济不是预测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如果你觉得好,不错;如果觉得不好,那就努力干。
  • 曾鸣的观点: 没有容易挣的钱,真正的机会在重构传统行业,是干什么的问题
  • 梁宁的观点: 陷入困境的企业,都有相同行业内的成功案例,经济不好不是行业的问题,是没思变,企业在原地刻舟求剑,当前消费群体中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
  • 张颖的观点: 现在不是要克服苦难,而是习惯困难,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节点,新的模式,困难随行

    报告中对中国经济盘总结为超大规模,复杂性,我觉得后面讲到的基础设施完善也应该能算到基本盘里:

  • 超大规模和复杂性是紧密相连的,超大规模背后一定有着复杂性,中国经济的复杂性也成就了我们这代人,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把手,都能抓到自己的把手,每个行业都能有电梯,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机会,猪肉暴涨和网红效应能造就十几亿的企业家,卖口红起家的李佳琪不容小觑,这些都是在各个行业找打自己的把手,乘上了电梯的人,罗振宇讲了一个观点好时代的标志,就是走在街上,我们不敢小瞧任何一个人。

    那属于你的把手是哪个?你怎么找到这个自己的把手呢?我觉得罗振宇不会直接告诉我们,他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但是他讲的两个故事其实也给出了部分答案

  • 乌镇的东栅和西栅,东栅负责不断尝试,各种试错,走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路子;西栅把东栅成功的案例放大,落地为基础设施,走的是企业管理专而大的路子,我觉得只是一种对待现困难和找到自己的把手的方法之一和态度:没有思路,就去试错,就去尝试,不要永远停留在争论的表面的工作上,躬身入局的去做,再去总结扩大,其实就是老话光说不干假把式,行动起来,行动比无意义的思想争论更有意义
  • 苟且红利: 什么是苟且红利? 苟且红利是别人苟且但是你不苟且获得的红利,这个观点其实被抛出来时候我很震撼,但是其实很贴切了大多数人,别人偷懒我也偷偷懒,别人划水我也划划水,但是如果你比别人更认真的做好一件事,某一个方面,其实给你带来的收益也许是巨大的,这个其实对于我触动很大,特别是在工作层面,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并没有认真去考虑过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对待,只是当作获取稳定收入的途径,但是去年的我开始逐渐意识到工作需要全力以赴,全力以赴为你带来的不只是工作更多的机会更高的收入,为你带来的是你在不确定把手在哪里的时候唯一能抓住的可能的把手和可能成为你的电梯的途径
2.2 消费市场有什么新机会?–黄海

    机会既是我们都需要的把手,那么把手到底在哪?消费也许一直会有机会,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我们在消费和供给两端都有很强的能力,最大的供给+最大的需求+最快的效率提升,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消费市场,是一个多点爆发,处处有机会的市场

  • 机会一: 中国的新基础设施,基础建设不仅仅是指水电工路也包括便捷的支付方式,极低的物流成本,强大的电商平台和8亿用户的市场,是所有你能放心甩手让别人去做的事情,你只需要抓住你想要做的产品的核心,其余依靠基础设施,你只需要跑好最后一公里.我觉得成熟的市场一定是在拥有稳定可信任的基础设施上构建的,新基础建设为每一个人都来了机会,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的机会风暴,依此来就地致富,就地崛起
  • 机会二: 中国红利,中国的文化崛起,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变革,现在的年轻人对待民族品牌,国货等等有了新的看法,例如汉服兴起,中国李宁,完美日记的崛起,以及故宫IP文创产品,所有品牌,都迎来了一个通过中国红利再做一遍的机会
  • 机会三: 世界级品牌,巨大的财富创造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整个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其中一定会带来一批世界性品牌的崛起,那么我们同时具备了基础建设和中国红利的基础,创造一个世界级品牌。就是我们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会所在

    在抛出这些报告中的机会总结后,罗振宇也引用亨利·福特的话:“我们已经取得的进步,足以使人振奋。但与未来我们将拥有的一切相比,今天的一切微不足道”总结了他对中国消费市场新的机会的看法

2.3 要挣钱,钱从哪里来?–香帅

    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很多人都很关注的问题,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前面讲到的经济基本盘的复杂性,没有一个固定的或者可参考的模板去给出一个答案,但是大的方向却是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的.报告中的一些数据和观点会给出一个新的角度去寻找你个人经济盘的解决方案.

  • 2018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有73%来自于劳动所得。这个数字不只适用于中国,在目前第一经济体的美帝最顶级的富人当中,劳动收入也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钱生钱,其实是少数人挣钱,才是多数闭着眼睛挣的钱,其实是少数,睁着眼睛要花力气挣的钱,才是多数。
  • 人和人的连接,正在决定社会财富的创造、分配和转移.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那些在做人和人连接的工作会带来越来越高的收入机会和持续收入,在做你的每一个选择的时候选择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与人连接的机会不会错,技能可能会过时,资本可能会贬值,但是人和人的连接会一直存在

    在没有获取27%收益的时候,要更操心73%的收入,钱从自己的劳动里来,钱从更多的人和人的连接中来。

2.4 每个家庭最焦虑的教育问题,在发生什么变化?–沈祖芸

    这个话题不是我目前阶段所关注的,我把报告中抛出来的观点总结如下:

  • 大家都在抱怨教育的成本高,但是换个角度思考,相对于无知的代价,教育的成本并不高
  • 课程的本质是: 不是知识注射器,是把社会上的挑战,在学校里浓缩,预演
  • 教育是人点亮人,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
2.5 中国的科技创新被美国卡住脖子了吗?–王煜

    2019年的华为可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大家都在了解不了解的基础上臆想了华为的结局,但是中国科技真的会被一纸限令而停滞不前了么,在这个报告中回答了大家的担心,也抛出了企业家对待企业发展应该有的思维

  • 在技术世界,中国公司不仅有存在感,存在感还在增加。在很多高精尖领域的技术,已经不是中国单方面向上取经,而是变成中国与世界共同分享。
  • 中国制造优势在哪里?为什么美国政客想要想把科技创新企业带离中国,但是现实并没有实现,因为企业都倾向于跟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和市场在一起。如果他们搬离了中国,不仅仅会丢掉供应链,还会丢掉市场。
    • 规模
    • 速度
    • 成本控制能力
    • 分工
  • 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这个观点第一次听到是福耀玻璃老总曹德旺讲到,他是在讲到企业家和商人的区别抛出这个观点.华为老总任正非也讲到了这个观点,大家一起赚钱才能都赚钱,我觉得他们其实讲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只使用了不同的辞藻.如果你出发点就是为了竞争,那你的做的每个决定都只是为了解决竞争,按照竞争对手划定的思维模式,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式。那可不就一开始落了下风么?共享共赢才是长久之策
  • 在全球市场的今天,在知识技术共享的今天,创新市场里没有输赢问题,只有贡献大小问题。谁贡献大,谁就更重要。谁在这个网络的位置更重要,谁就更有话语权。

    我们正迎来一个历史级的机会,就是:有机会共建一张全新的全球创新网络。我辈中人只有一个姿势,干就是了。

2.6 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地位会被替代吗?–施展

    工信部部长苗圩说,现在中国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们不仅有消费能力,也同时兼备极强的制造能力,但是周边的国家也在崛起,越南,印度市场都在呈现一个极快的发展速度,这代表着我们在未来可能会被取代么?这个报告中做出了解答

  • 中国制造不是在转移,是在溢出.很多中国人带着技术带着自己的连接人的能力,在海外市场做出了成绩,这不是单纯的转移,这代表着制造溢出,中国制造接入网络的节点越多,这个网络的价值就越大。这其实也是前面讲到的共享,越南,印度市场也有他们的人口红利,他们看到了以前中国的发展道路,躬身入局以身力行.以一种网络的方式,向外生长、扩展、延伸。你有了,是对我的增强,而不是对我的削弱
  • 中国民族尤其擅长结网能力
  • 网络是一个永恒的东西,从几十万年,智人走出非洲的那一刻起,它就在不断生长,从未逆转。但是,网络也是一个残酷的东西,没有任何一张网可以让你一直躺在上面,坐享其成,它一直在演化。好在,网络也是一个公道的东西,只要你在贡献、连接、扩展,它就一定会给你相称的奖励。

    我觉得我体会到的是中国制造在今日在国内作出了巨大的成绩,我们的港口,我们的铁路,我们的快递能力,我们的在各个行业的整合能力,但是我们不满足于此,我们现在在做的是分享,结网,把自己连接到更多的节点,共同发展,共同抗风险.


3. 思

3.1 老人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演讲中罗振宇讲到嘉兴图书馆办讲座中最受欢迎的是为老年人办的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制造电子相册的讲座,老人们不喜欢的被打上老年人的tag,他们想要获取的是参与感,引起了我的思考,就是我在对待我父母的情况下,到底有没有真的考虑过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有参与感.

    举个例子,比如你想要教父母使用某个软件,我更多的是在拿在我手里然后一顿操作,然后说你试试,有什么不会的给我说?但是结果是父母们并没有继续好好用,那是不是你当面让他自己来操作,你在一旁指导,你让他自己来亲自操作会能给他更多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呢?

    在你的角度出发点是好的事情,你觉得是为父母考虑,但是他们真的认同么,会不会适得其反,这个其实很值得大家思考,自我角度出发的孝心和自我感动方式的孝心是不是真的是孝心.父母能不能参与到其中,父母能不能感同身受,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3.2 乌镇和深圳的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乌镇的东西栅,看似两个完全不同发展方式,一个走规模企业化,一个野蛮生长,看似分道扬镳,但是却是紧密耦合,一个先行实践试错,一个总结扩大化.深圳从最早的三来一补,小企业加工,走的时候野蛮生长道路,但是在野蛮生长的道路上边走边学技术变革,一跃成为了今日的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个能够影响全世界的城市.两个城市的发展道路其实都是一个思路:寻发展不停留在思考,躬身入局,不断试错,取得成绩不满足现状,不断革新,持续扩大.

    在很多方向选择犹豫不决的时候,患得患失的时候,是不是能使用这样的方法论呢?,躬身入局先行试错,先行动再不断纠正方向,但是别忘了后面一句话:在取得成成绩后,还要思变不断革新,不满足于现状,继续扩大,这样的方法论对于在我们不敢尝试而搁置的时候也许会带来另一种解决思路


4. 结

    演讲中有不少观点对我冲击还是挺大的,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也在演讲中各个报告中不断验证和精炼,但是我感觉我的总结能力不能总结的很好.但是确实治愈了我去年日渐增加的焦虑和惶恐,2020年,躬身入局,安心工作苟且红利抓住,做好自己的73%,我辈中人,努力干就好了

4.1 做事的人

    做事的人是罗振宇去年抛出的的,但是今年还是在不断验证和升华,因为罗振宇他自己是个创业者,他周边有成绩的的人也都是做事的人.

  • 我辈中人: 我辈中人就是那些需要做事的人,我辈中人躬身入局,直面挑战,干就对了
  • 攀岩模式: 经济到至今的体量和规模,没有容易挣的钱,没有容易解决的问题,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的同时,也要适应困难常伴
  • 中国红利: 人口结构,更多的年轻人的观点改变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一轮重新来过的中国红利,民族中国IP,中国国际品牌正在崛起
  • 结网能力: 你是一个节点,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一点一滴都是一个个不同的网,在这个网中要学会人点亮人,人连接人,那些新的机会就在连接更多的人的地方

4.2 把手

    能搭上电梯的行业,能简单轻易赚钱的行业没有了,电梯模式切换到了攀岩模式,你需要找到,抓住你能发现的一个个把手,那么你要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 什么是你的把手?
    1. 怎么发现你的更多把手?

4.3 网

    中国的经济环境是一张网.中国制造业是一张网,中国创新分享是一张网,你的职业也是一张网,在网中你要做什么: 你要点亮自己,连接更多人,人连接人,人点亮人,想要在未来可期,就要不断地结网,连接


5. 备